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9年 第4期

实验研究
反射及绕射冲击波的生物效应研究
李晓炎, 王正国, 杨志焕, 宁心, 陈海斌, 翁格文, 刘大维, 肖凯, 石林
1999, 13(4): 1-7. doi: 10.3969/j.issn.1672-9897.1999.04.001
摘要:
采用生物激波管内放置挡板,探讨弱冲击波的反射及绕射作用对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射激波超压明显增强,约为入射激波超压的3倍,并可引起动物肺和胃肠道损伤;绕射激波的一次激波超压明显降低,约为入射激波的1/3,二次激波与距挡板的距离有关,当距离为挡板高度的1/4和2倍时,超压低于入射激波,距离为挡板高度的1/2和1倍时,超压稍高于入射激波,提示该处激波有叠加现象,实验动物均未见明显内脏器官损伤.本研究结果对冲击伤防护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种强螺旋流现象的实验研究
熊鳌魁, 魏庆鼎
1999, 13(4): 8-13. doi: 10.3969/j.issn.1672-9897.1999.04.002
摘要:
螺旋流一般通过切向进流、安装导流片或旋转管道三种方式产生,但Horii等人通过实验发现有三种装置也产生了非常稳定的螺旋流.笔者利用激光测速仪针对其中一种装置产生的螺旋流进行了时均速度分布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本例情况下时均流动先是形成不对称双涡结构然后过渡到单一涡结构而形成螺旋流的.
回转体流噪声相似律的实验研究
李福新, 石秀华, 张宇文, 施仲庆
1999, 13(4): 14-18. doi: 10.3969/j.issn.1672-9897.1999.04.003
摘要:
介绍了回转体流噪声实验的方法,并对实验测得的回转体流噪声声功率谱的谱特性进行了分析.测量结果表明:在高频段,回转体流噪声声功率谱按6dB/倍频程衰减;且其声功率谱与流速的7次方成正比.基于本实验,验证了回转体流噪声相似律理论.
大口径双头弹空气动力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
吴志林, 孔德仁
1999, 13(4): 19-22. doi: 10.3969/j.issn.1672-9897.1999.04.004
摘要:
介绍了在0.3m×0.3m高速风洞中进行的某研究型大口径机枪双头弹空气动力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给出了试验模型、试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试验结果,最后对该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双头弹模型符合小攻角下弹丸空气动力特性的一般规律,但双头弹弹形还需进一步改进.
减弱冲击波场对搭载设备冲击作用的实验研究
徐强, 张福祥, 李开明
1999, 13(4): 23-26. doi: 10.3969/j.issn.1672-9897.1999.04.005
摘要:
火箭发动机喷流时产生的起始冲击波超压会使受冲击体发生破坏性的形变,这对火箭弹与载弹设备的相容性形成了不利的影响.弹体在新设备上进行搭载时必须考虑对起始冲击波超压的抑制以保护搭载设备不受破坏.采用电测技术和光学流场显示技术可以研究冲击波的作用情况.笔者就是在对冲击波超压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抑制起始冲击波超压以减小它对设备表面的危害的途径.通过在喷管尾设置抑制装置削弱了起始冲击波超压的峰值压力,改变了冲击波的形态,提高了火箭弹与其载体的相容性.笔者还对抑制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大攻角连续扫描试验技术在某型号飞机上的应用
程松, 刘晓晖, 温渝昌
1999, 13(4): 27-31. doi: 10.3969/j.issn.1672-9897.1999.04.006
摘要:
在CARDC 4m×3m低速风洞中应用的大攻角连续扫描试验技术克服了以往在低速风洞中进行的常规步进攻角静态试验效率低,试验结果信息量少的缺点,实现了对飞机模型的气动量在整个攻角试验范围连续测量,完整地描述了模型的大攻角静态气动特性,为型号研制提供了丰富的风洞试验结果.笔者结合某型号飞机试验,具体介绍了大攻角连续扫描试验技术的应用情况.
尾旋预测贯穿飞机研制的整个过程
李永富
1999, 13(4): 32-35. doi: 10.3969/j.issn.1672-9897.1999.04.007
摘要:
尾旋预测技术随飞机性能提高而逐步发展完善;阐述了尾旋研究的任务和难度以及尾旋预测贯穿飞机研制的整个过程.
测量与显示
测定电离复合速率常数的激波管方法
范秉诚, 崔季平, 何宇中, 万士昕
1999, 13(4): 36-39. doi: 10.3969/j.issn.1672-9897.1999.04.008
摘要:
发展了测定电离复合速率常数的一种新的激波管方法.在这一方法中使用反射激波加热预混气体使之电离,相继用可控制的强稀疏波使之快速冷却,冷却速度很快,可达106K/s, 使之在冷却过程中,电离远离平衡态.用压电传感器和Langmuir探针监测状态变化历程和离子浓度,并可获得过程中所有的状态参数.测定了NO+ + e 电离复合速率常数.实验表明这一方法简易可靠.
微量天平校准装置及精度分析
李声, 冯常
1999, 13(4): 40-44. doi: 10.3969/j.issn.1672-9897.1999.04.009
摘要:
装置适用于风洞应变式微量天平六分量精密静态校准.通过高精度复位工件台和电视测量实现了微量天平的五分量体轴校;应用力的精密传递与转换实现了微量载荷在水平方向的准确加载.对三分量天平的综合加载精度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还给出了该设备对三分量微量天平校准的结果,并与其他设备校准结果进行了比较.
模型旋翼风洞试验中变距拉杆载荷的测量
黄明其, 邢霞, 孙正荣
1999, 13(4): 45-49. doi: 10.3969/j.issn.1672-9897.1999.04.010
摘要:
桨叶变距拉杆操纵载荷是旋翼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参考了常规飞机模型风洞试验测力元件及国外测量方法的基础上,研制了具有足够刚度和强度,且有较高载荷灵敏度的新式变距拉杆测力元件,解决了高刚度与高的载荷灵敏度要求这一矛盾.同时采用了信号放大技术,将其成功地应用于旋翼模型试验,并获得了操纵载荷这一重要参数.
基于VXI总线的高速风洞脉动压力测试与分析系统
黄叙辉, 胡成行, 蒋卫民, 黄国川
1999, 13(4): 50-56. doi: 10.3969/j.issn.1672-9897.1999.04.011
摘要:
VXI总线代表着当今自动测试领域的发展方向.笔者介绍了气动中心高速所组建的基于VXI总线的高速风洞脉动压力测试系统,文中给出了测试仪器的计量指标,并简要说明了测量与分析软件的开发过程.通过风洞试验的实际检验,表明该套系统性能先进,稳定可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多加速度计振动分离惯性补偿测力技术
程忠宇, 陈宏, 张琦
1999, 13(4): 57-61. doi: 10.3969/j.issn.1672-9897.1999.04.012
摘要:
为解决在高超声速脉冲风洞中进行大长细比等特殊模型测力实验所面临的惯性补偿问题,笔者提出了多加速度计振动分离惯性补偿方法.这一方法应用在长细比达20:1的模型气动力实验中,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
利用吸收光谱法测量激波风洞自由流中一氧化氮的含量
余西龙, 杨乾锁, 姜乃波, 郭大华, 葛学真, 林贞彬, 竺乃宜
1999, 13(4): 62-66. doi: 10.3969/j.issn.1672-9897.1999.04.013
摘要:
以空心阴极灯Te灯作为光源,采用光学多道分析仪(OMA),首先在静态条件下,获得了Te灯的透射光强随一氧化氮压强的变化曲线,计算出一氧化氮对Te灯214nm和225.9nm两条谱线的吸收系数.根据OMA拍摄的氢氧爆轰驱动激波风洞喷管出口气流中一氧化氮γ带(A2∑+→X2∏跃迁)对Te灯的吸收光谱,确定了自由流中一氧化氮的最大含量.
WINDOWS环境下的风洞测量、控制、处理与管理系统
韩珠凤, 张其威, 吕英玮
1999, 13(4): 67-73. doi: 10.3969/j.issn.1672-9897.1999.04.014
摘要:
用PC-586微机取代PDP系列机实现NEFF720模拟和数字量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风洞控制系统、PSI780B电子扫描测压系统的全部功能.自行开发了32位代码软件,使用标准WINDOWS风格的人机交互界面,中文显示,操作简便.引入虚拟仪器概念,适时图形显示实验进程及实验数据,可扩展成多媒体的风洞实验数据采集、马赫数控制、迎角控制、数据处理及风洞管理、培训一体化系统.
工程估算
瞬时爆轰TNT装药爆炸计算方法
周丰峻, 邵开金
1999, 13(4): 74-81. doi: 10.3969/j.issn.1672-9897.1999.04.015
摘要:
对高精度TNT装药爆炸进行了理论计算,在使用二阶显式差分格式的基础上,详细地描述了使用样条函数进行激波装配、波形处理的全过程,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有限元分析法在风洞天平中的应用
顾岩, 虞伟建
1999, 13(4): 82-86. doi: 10.3969/j.issn.1672-9897.1999.04.016
摘要:
把有限元法应用到风洞天平结构设计,对其整体结构进行了计算,得出了风洞天平各种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场.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准确地发现危险截面的应力集中程度和弹性元件所在截面的最大应力部位,最终为确定各个载荷分量之间的相互干扰及弹性元件的测试点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主要对轴向力元件进行一些探讨.
数据采集、处理与控制
风洞试验过程参数语音化处理系统
宫锡本, 陈洪文
1999, 13(4): 87-91. doi: 10.3969/j.issn.1672-9897.1999.04.017
摘要:
介绍了一种利用控制系统的计算机,配备语音芯片实现风洞控制参数语音化处理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系统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语音信息采用模拟量存储方式,修改方便,具有高保真效果.

重要公告

www.syltlx.com是《实验流体力学》期刊唯一官方网站,其他皆为仿冒。请注意识别。

《实验流体力学》期刊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有组织或个人以我刊名义向作者、读者收取费用,皆为假冒。

相关真实信息均印刷于《实验流体力学》纸刊。如有任何疑问,请先行致电编辑部咨询并确认,以避免损失。编辑部电话0816-2463376,2463374,2463373。

请广大读者、作者相互转告,广为宣传!

感谢大家对《实验流体力学》的支持与厚爱,欢迎继续关注我刊!


《实验流体力学》编辑部

2021年8月13日